
動物福利五大自由
1992 年英國「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」(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; FAWC) 所確立的「五大自由」(five freedoms),是各國落實動物福利的重要參考,動物福利「五大自由」包括:
- 免於飢渴的自由:容易取得清水及食物,以維持健康與體力。
- 免於不適的自由:提供適當的環境,包括遮蔽處與舒適的休息處所。
- 免於痛苦傷病的自由:疾病預防措施或迅速提供診斷及治療。
- 表達天性行為的自由:提供充足空間、適當設施及同伴。
- 免於恐懼壓力的自由:適當的環境及對待,避免造成心理痛苦。
動物福利五大自由的標準可以確保動物得到應有的照顧和尊重,提升它們的生活品質,同時也能促進人類對動物的倫理責任,並有一套基本準則可以讓大眾了解,以其推動社會於動物福利重視和行動。
動物保護法中的規定
而根據動物保護法的規定,飼主「至少」要提供飼養動物以下照顧:
提供適當、乾淨且無害的食物和全天候乾淨的飲水,並確保其生活環境安全、清潔、通風、排水良好與具備適當的遮蔽、照明和溫度;同時也避免寵物受到騷擾、虐待或傷害。
若使用籠子飼養,籠內空間應足夠讓寵物充分伸展,並提供充分的籠外活動時間;使用繩索或鍊圈時,應確保其長度足夠,項圈需安全、舒適且保持適當鬆緊,並適時提供戶外活動時間。
這些都是最「基本」的動物福利要求,但在許多通報案件中(尤其是不當籠、鍊飼養的例子)許多人對於這些規定並不清楚,也不知經勸導若沒有改善圈養環境與照顧方式,將可處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;而如果因為照顧不當造成動物死亡、嚴重受傷,會有更重的處罰!
飼主提供飼養的同伴動物於法律上規定的基本動物福利標準,是每個飼主都要有的責任。「動物福利五大自由」是一個容易理解且須落實的的通則,而非空泛條列,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善待,每個飼主都應確保我們的動物夥伴能夠享受健康、快樂的生活!
➤而談完「動物福利五大自由」後,接下來我們將要來討論更深入的「動物福利五大領域」(The Five Domains Model )